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简述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王胜宇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23:07:47  浏览:91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简述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北安市人民法院 王胜宇

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前途与生活来源,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生产与工作秩序,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条例对此作了全面的规定,正确地理解和适用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有效解决。下面简述几种劳动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一、劳动者的一般解除权。
劳动法第31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劳动者的一般解除权。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只需要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给用人单位必要的准备,防止影响生产和经营。在试用期则应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辞职权是其自主择业权的具体表现,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该项权利使得处于弱势的劳动者随时可以辞职,既可以防止权利受到侵犯,又保障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劳动者的特殊解除权。
劳动者特别解除权是指劳动者无需向用人单位预告就可即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辞职是由于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正当权益,赋予劳动者即时解除权能够及时地使劳动者脱离伤害,是对处于优势地位的用人单位的对抗,是一种权利平衡。即时辞职会对用人单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法律只限于用人单位有过错行为时劳动者才能即时辞职。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仅限于下列情形:一是用人单位强迫劳动的。劳动关系应当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用人单位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强迫劳动,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二是用人单位未履行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是劳动合同的标的,在劳动者已履行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对等地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提供劳动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些义务几乎都是根本性的,违背了这些义务对于劳动者利益是很大的侵害。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无条件地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三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内部民主程序制定,而且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是无效的,因此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劳动者有权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四是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无效分为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部分无效的条款可以变更并没有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一般不能即时解除。只有全部无效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者继续履行会使劳动者受到更大侵害的,劳动者可以即时解除。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易引发争议的问题。
劳动合同能否约定违约金。如果约定有违约金条款,劳动者在履行提前30日告知义务之后,是否还承担违约责任,对于这个问题,劳动法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劳动合同法第22条至第25条对此却做了明确规定,即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期限约定且为职工提供培训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或者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从劳动关系整体上讲,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实践当中,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基本上都是抢手、稀缺的人才,大多数工作较稳定的普通劳动者是不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因此,企业在与劳动者(特别是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协商的情况下约定劳动合同的违约条款应该是公平的,但违约金的数额应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实际投入而定。这样的约定对于稳定劳动关系无疑是有益的。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还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了因用人单位过错,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给予劳动者本人1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这些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劳动立法已日趋完善,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愈加充分的保护。同时,法律法规的细化,也使我们在司法实践中的认识更加统一,更有助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相对较简单,只要提前30日递交辞职报告或在试用期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即使用人单位不同意也不可阻止其离开企业,用人单位可以扣发其未领走的薪酬或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承担约定的违约金。
易发生纠纷的多集中在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方面。由于劳动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也只重实体而轻程序,加之解除劳动合同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最多。
除经济性裁员和企业改制裁员外,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操作,这样不仅能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能体现保护劳动者的精神,并能有效地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纠纷的发生:
调查核实职工是否达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度。职工因严重违章违纪、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等符合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由所在车间(区队)提出解除申请并说明理由、提供相关依据。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职工是否严重违章违纪或严重失职,是否达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度,解除事由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
用人单位研究决定。用人单位应召开经理办公会或矿长办公会等会议,共同研究决定对严重违章违纪或严重失职的职工的处理意见。防止个别领导滥用职权解除劳动合同或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打击报复。
提前通知劳动者。为贯彻集团公司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提前通知既可以使劳动者有较充裕的时间采取相应的补救和救济措施,也可以让劳动者在得知后及时重新选择用人单位。
事先征求工会组织的意见。所谓工会是劳动者的娘家,当合同将要解除时,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维护者,事先征求工会的意见可以防止用人单位作出错误决定。
发放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9条及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按规定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告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并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书。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一式两份,企业、被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各一份。
送达职工。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发放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按规定应直接送达职工本人签收;本人不在的,可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职工本人拒绝签收的,应邀请公证机关或有关组织的代表或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即视为送达。直接送达本人有困难或无法直接送达本人的,可以邮寄送达。职工下落不明的,可公告送达。但能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的应当直接或邮寄送达。
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及办理相关手续。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同时用人单位还应按相关规定,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的转移手续。建立和保存被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相关材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因此,企业在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不但要将劳动合同文本保存,还应将被解除职工的违纪事实、本人检查、组织意见及解除合同决定等及时收集并保存,一方面可以作为档案备查;另一方面也是发生劳动争议纠纷时的有力证据。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专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发改价格[2005]181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专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
教育部《关于申请核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专收费标准的函》(教财函[2005]28号)收悉。经研究,现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专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依托电大系统举办中专教育,向已签订办学协议的辽宁、内蒙古、广东、贵州、甘肃省、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提取中专学费标准为每生180元。今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向增加协议办学的各地广播电视大学提取的中专学费标准,在每生不超过180元的情况下,按双方签订协议的收费标准执行。
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直属教学点对学生的中专收费,按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中专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执行。
三、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收费许可证,并使用财政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四、上述各项收费收入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3号)的有关规定,全额缴入中央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执收单位在收取上述收费的当日,将收入就地缴入中央财政专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直属教学点组织教学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通过部门预算核拨。
五、收费单位要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收费,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加收其他任何费用,并自觉接受价格、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上述规定自2005年春季入学起执行,有效期2年。有效期满后,由教育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重新申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 政 部
二○○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护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合法权益的决定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护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合法权益的决定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1984年8月29日云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云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认真讨论了保护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合法权益的问题。会议认为,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我省农村涌现了一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以下简称“两户一体”)。他们带头勤劳致富,带头发展商品生
产,带头改进生产技术,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但是,目前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歧视、刁难和排斥“两户一体”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有少数人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甚至破坏他们的合法生产与经营。为了切实保护“两户一体”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根据宪法第八条
、第十一条、第十三条和《刑法》、《经济合同法》等法律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作如下决定:
一、“两户一体”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广大干部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和有关政策规定,继续肃清“左”的思想影响,积极支持“两户一体”的合法生产与经营,坚决保护“两户一体”的合法权益。各级
经济部门、科学技术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主动积极地从信息、供销、信贷、加工、储运、供电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为“两户一体”提供优质服务。对粮食专业户和从事造林、交通、能源、采矿等开发性生产的“两户一体”,要给予特殊照顾。
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营业执照、核准经营范围,公安机关办理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的手续,只要符合政策,都要方便“两户一体”,不得任意刁难和限制。税务机关应严格按照国家税法办事,不得违章征税;对从事农、林、牧、渔等各业的“两户一体”,按国务院及省人民政府
的规定应当给予减免税照顾的,要予以减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向“两户一体”收取费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巧立名目,任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重复收费;各级人民政府应对向“两户一体”收取费用的情况进行检查,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收费标准过高
的,要坚决降下来。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向“两户一体”任意摊派;不得非法罚款和没收;不得压级压价,强行收买。违者,要如数退赔;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应给予行政处分。
四、任何单位或个人,特别是各级干部,都不得利用职权或采取其他手段向“两户一体”强行借、赊和“抓”、“拿”、“占”、“吃”;不得强行安插亲属,强行入股分红。违者,必须照价退赔或限期退出;情节严重的,应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
五、敲诈、哄抢、盗窃、诈骗“两户一体”的财物,盗伐林木、损害庄稼、毁坏工具、伤害牲畜、毒害禽鱼等破坏“两户一体”的合法生产与经营的,要赔偿经济损失,并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同“两户一体”签订经济合同,必须参照《经济合同法》、《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遵循国家法律、政策和计划的要求,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订立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要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一经
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必须严格信守,全面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违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七、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要依法维护“两户一体”的合法权益。对涉及“两户一体”的经济纠纷和侵犯“两户一体”权益的案件,要及时受理,认真查处;对严重侵犯他们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必须坚决打击。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
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和公证律师工作,为“两户一体”提供法律帮助。
八、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处理涉及“两户一体”的经济案件,必须划清政策界限,正确运用法律。不可把正当购销、长途贩运等政策允许的经济活动同投机倒把混同起来;不可把一般性偏离经济政策的行为同经济犯罪混同起来。
九、对侵犯“两户一体”合法权益的行为,“两户一体”有权抵制,并可向当地或上级人民政府提出控告,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阻挠、打击、报复。
十、“两户一体”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服从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从事正当的生产与经营。必须照章纳税和交费,认真履行对国家、集体所承担的义务。不准破坏国家收购计划,不准破坏国家自然资源,不准污染环境,不准偷税漏税,不准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弄虚作假或进行
其他违法活动。违者,由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本决定适用于国营农、林、牧、渔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单位和个人。
十二、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并由省人民政府布告周知。



1984年8月29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